大闸蟹产业:从小众珍馐到餐桌主流产业升级新篇章
在中国,大闸蟹曾一度被视为高端餐饮领域的专享美食,然而近年来,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、养殖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观念的转变,大闸蟹已逐渐走出小众圈子,成功迈向餐桌主流。本文将深度剖析这一传统产业如何实现华丽转身,并前瞻其未来发展蓝图。
时间:2016.06.28 浏览:979次
水稻大闸蟹
随着喜欢吃大闸蟹的人越来越多,大闸蟹需求市场越来越大。除了江河养殖螃蟹外,现在在种植水稻的稻田里家养大闸蟹也早就是什么稀奇事了。
从黑龙江依兰农场获悉,该农场以种植精品稻米为依托,积极探索“稻蟹共生”养殖新模式。今年,他们计划在全场范围内推广“稻蟹共生”养殖30亩,稻田里大闸蟹的苗种投放达1.2万只以上。预计中秋节前后,“蟹稻米”和大闸蟹有望登上市民餐桌。
依兰农场映山红管理区第四作业站蟹稻种植田里,种植户王文君正在将蟹苗陆续放养到稻田里。预计中秋节期间,成熟的大闸蟹和蟹稻米就能上市销售了。王文君告诉记者,这种“稻蟹共生”模式,稻子能吸收田里的肥料净化水环境,利于养蟹;蟹的活动则能清除稻田里的杂草,并吃掉一些害虫的幼虫达到稻田避虫的功效。“蟹排出的粪便还可以肥田,达到以蟹养稻、以稻促蟹的效果。”王文君说。
据依兰农场农业科科长王续龙介绍,今年,依兰农场开始探索蟹稻立体混养模式,推出30亩“蟹稻共生”试验田,放养蟹苗1.2万余只。王续龙告诉记者,“蟹稻共生”将实现“1+1=5”的效益,也就是“水稻+水产=粮食安全+食品安全+环境安全+农民增收+企业增效”。预计“蟹稻米”每亩产量约为450公斤,上市后销售价格预计为每公斤10元,和传统水稻相比农民每亩可增收550元以上。下一步,他们还将在蟹稻田里安装摄像头,实时监控蟹稻和蟹的生长情况。今年试养成功后,农场明年将继续扩大种养面积,让更多农民从中受益。